#原發表於臉書

對我而言,是一次難得的經驗。

不是因為上廣播節目,而是因為透過這個難得的節目,回顧了一次自己的人生。

 

從接到製作單位說要訪談的時候起,便一直納悶:「為什麼是我呢?」

錄音那天,原本打算穿得有氣質一點(更符合文青形象?)但出門前突然開始下起大雨,我擔心穿裙子到時候反而顯得狼狽,所以死心換回t恤和牛仔褲。

 

主持人Derjk很厲害,他卸除了我所有的緊張,結果就是跟主持人閒聊一個小時這樣。

我問他:「這樣真的可以播出嗎?」

節目是五十分鐘,所以實際錄音也是五十分鐘。

播出音樂的空檔閒聊一下,音樂播完他繼續提問,我想到什麼就回答什麼這樣。幾乎是現場的感覺。

原本以為既然是事先錄音,應該會挑選比較有內容的訪談剪接一下,但Derjk表示,他們幾乎不做任何剪接。

 

好吧,幸好我事先做了一下功課。(雖然還是在亂講,不過沒做功課一定更糟)

不過,總覺得沒講什麼有營養的內容@@

時間很短,光介紹一本書的時間都不太夠了。

錄完節目後,有點小擔心。

但又心想,反正錄也錄完了。既然主持人說沒問題,我應該不用想太多。

 

錄音前我問了Derjk,為什麼是我咧?有更多資深更好的譯者,我沒什麼可講的,也沒有知名度。不怕這一集沒人聽嗎?

Derjk說他當時剛好出國時帶了超譯佛經打算在飛機上看,看到書腰上的譯者簡介,突然覺得這個譯者一定有什麼特別的人生歷程。

害我當場又把譯者簡介讀了一遍。

然後他說是直覺,哈哈XD

 

 

其實我很少認真寫譯者簡介,多半是出版社提出要求時,把喜愛的譯作及部落格網址放上去(目的在於為下一本書舖路)

當Derjk問到如何選書時?

我告訴他(為了討口飯吃)實際上沒得選,檔期配合不上時,喜愛的書也得割捨。最多只能做到「哪些書絕對不譯」,大部分是沒得挑的。

這一段因為是在播出音樂時聊的內容,所以沒錄音XD

不過,編輯在挑譯者時,確實有他們的一套基準。

近一年出版社發給我的稿比較密集,我才有機會挑。

 

譯到不喜歡的,譯的時候一邊譯一邊罵作者。

有一次是試譯稿和發的書不同,接到書時好想退回。

不喜歡的書我就會很低調地只列在作品欄,不會推。

 

開出書單時,我列出的書和成長歷程有關。

 

收藏清單:十本一讀再讀的床頭書

1.夏目漱石《少爺》(坊っちゃん)

2.夏目漱石《我是貓》(吾輩は猫である)

3.金庸《笑傲江湖》

4.珍‧韋伯斯特《長腿叔叔》(Daddy-Long-Legs)

5.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海辺のカフカ)

6.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

7.伊坂幸太郎《死神的精確度》(死神の精度)

8.岡田淳《森林中的海盜船》(森のなかの海賊船)

9.漫畫 浦澤直樹《危險調查員》(MASTERキートン)

10.漫畫 中村光《聖哥傳》(聖☆おにいさん)

 

由最近讀的書,或特別喜歡、關注的文類,可以看出來目前的狀態。因此最後的《聖哥傳》漫畫,其實是譯超佛經時找來看的。

 

開出的五首歌單也和成長歷程有關:

1.Bucks Fizz《Run For Your Life》

2.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電影《俘虜》主題曲)

3.松任谷由実《守ってあげたい》

4.Queen《I Was Born To Love You》

5.滅火器《晚安台灣》

 

列出這些清單時,彷彿又把自己的人生走了一遍。因此,這一次的經驗,對我個人最大的收穫是:回頭檢視了一次自己的人生,也思考了自己目前的人生狀態……

 

 

突然想起之前主持人曾經提起「翻譯是否是個寂寞的工作?」

我說從來不覺得這個工作寂寞。即使如他說的,在翻譯的當下,確實是一場只有譯者和作者間對話。

但我對於這樣的對話,從來不覺得寂寞。

可能是因為這樣的對話,往往比人與人之間的實際對話更深刻。

有時候,在人群中反而更覺得寂寞。

至少,對我而言是這樣的。

 

 

有興趣聽的朋友,請點選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的連結↓

http://liverec.ner.gov.tw/auto/index.asp

節目主持人點選Derjk

播放日期10/27~10/28

就會出現線上收聽檔案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收藏人生
    全站熱搜

    咩咕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