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日本TBS電視台去年秋季拍攝的劇──「馬拉松」。


劇情簡介


故事是講述一個患了自閉症的20歲青宮田彰太郎,挑戰「全程馬拉松」(三小時內跑完42.195公里)的故事。母親晴江因為擔心自閉症患者的腳容易變得比一般人孱弱,所以從彰太郎童年時起,便不斷帶兒子做登山等活動,鍛鍊兒子的體能。在訓練過程她發現兒子有長跑的天份,因此也試圖讓兒子參加一般性的馬拉松比賽。某天,在一個自閉症的座談會上,記者早苗表示想要以彰太郎為對象,做一個專題報導。早苗同時也把彰太郎推薦給自己的朋友,亦曾是馬拉松著名選手洋二。希望洋二能夠訓練彰太郎,以通過全程馬拉松賽。最初洋二拒絕了,一來他不知如何面對自閉症的人,二來洋二以前因傷患的關係被迫結束馬拉松生涯,令他自己認為這一生已玩完了。後來,洋二還是收了彰太郎為徒,開始了馬拉松的訓練。由於彰太郎純摯的心靈,亦讓洋二緊封的心門漸漸打開,他對彰太郎的態度有所改變,也掌握訓練彰太郎的竅門,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師徒的感情。正當訓練的看似進行順利的時候,彰太郎因為訓練的疲憊和受傷,而影響了自己得來不易的工作。母親心疼兒子訓練的艱困,同時也質疑彰太郎之所以跑馬拉松只是為了討母親的歡心,向洋二提出彰太郎退出馬拉松比賽的請求……。

實現願望的彩虹彼端


片中的彰太郎喜歡彩虹。

 

在他七歲時母親帶他去登山。好幾次當他累極想放棄時,母親總會跟他說:

 

「永不放棄的心就是絕不認輸,徬徨迷惑時,就勇往直前」

(折れない心は 負けない気持ち迷った時は 前を向け)

 

當他們好不容易登上山頂,雨後的天空出現彩虹。

 

晴江指著彩虹對彰太郎說:

 

「聽說啊!若是越過彩虹的那一端,任何願望都能實現。

 

因為這個緣故,彰太郎特別喜歡彩虹,不僅他的日記畫本常出現彩虹,買鞋時也執意買了一雙不是那麼適合長程賽跑鞋,只因那雙鞋上畫有彩虹圖案。

「能實現任何願望的彩虹」,確實多次激勵了彰太郎在挫折時勇往直前。可是相對的,為了迎向彩虹,彰太郎也多次付出了代價──受傷、喪失工作機會……

生命的過程中在實現自己的夢想時又何嘗不是呢?夢想越美越大越遠,實現的過程中吃的苦頭往往越多。


跟隨潮流就好嗎?


彰太郎有自閉症典型的語言溝通、社交互動與重複性行為等障礙。晴江一開始想讓彰太郎參加馬拉松的一個主要目的是,藉此證明彰太郎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讓彰太郎參加馬拉松,同時也獲得了一般公司的工作的機會。


中心的老師藤原說:「自閉症很難適應潮流
……或者應該說他們沒那個意願。」

 

母親晴江則說:「彰太郎和大家一起跑步時,和平常人看起來沒什麼兩樣。」

 

他們都想讓彰太郎和「正常人」一樣。

 

對於這一點,我有一個很不專家、很不醫學的想法。

 

所謂的「正常人」如何定義?

 

我們所謂的正常人界定的其實是「多數人」而已吧?當有人思維邏輯和一般人不同,我們就會說他「不正常」

 

有一段劇情令我特別記憶深刻。

 

練習時教練洋二因工作不得不中途離開,原本洋二說今天就練習到這裏為止,但彰太郎說:「練習是到六點為止。」一時心急的洋二衝口而出:

「那就隨你!你愛怎麼跑就怎麼跑!一百圈跑完再跑二百圈吧!」說完之後,洋二丟了一句「你自己回家沒問題吧?」就匆忙開車走了。

 

及至工作結束,開車回去經過練習的河堤時,吃驚的發現還在跑步的彰太郎。

 

「停下來!」洋二急忙阻止彰太郎。

 

「一百圈跑完……再跑二百圈」彰太郎說完還想往前跑,但已虛脫的昏倒在路旁。

 

一看了彰太郎的模樣,很明顯的是呈現脫水狀態。

 

「為什麼不喝水呢?」洋二焦急的問。

 

「不能再喝水了!」彰太郎回答。

 

「不能再喝水了!」聽了這句話的洋二很自責。這是當天練習時因為彰太郎一跑完就猛灌水時,洋二阻止他再喝時講的話。彰太郎牢牢記著他這句話,竟然就真的沒再喝水,才因此而導致身體脫水。

 

這件事使洋二感到恐懼而一度要求卸下教練的職務。

 

他說:「全程的馬拉松當中,曾有選手因為無法調整自己的速度,導致心臟破裂而死。我沒辦法教他。那是會危及生命的比賽。我無法負這個責任。」


然而後來當洋二了解彰太郎的溝通模式之後,確切掌握了指導彰太郎的訣竅,因此而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在描述類似彰太郎這樣的人的語言「障礙」時,其中有一項是他們不懂語言背後的暗示意義。

 

好比說你若威脅彰太郎說:「你要是敢!就去做做看!」

 

一般的情況下,我們會了解說話者背後的威脅語意,知道不能做。但彰太郎他會去做。因為你說了「去做做看!」所以他就去做了。

 

這是不明白暗示語言的彰太郎的錯嗎?還是說我們這些「正常人」製造了太多曖昧、太多暗示的話語呢?

 

當多數人都說地球是方的年代,你若說地球是圓的,你就是「不正常」,會被視作瘋子。


與其說我們是正常人,不如說我們只是佔多數的一般人。

 

而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因為是由多數的我們製定的,才會令類似彰太郎這樣的人無所適從。

 

適應潮流就是好就是對嗎?和大家一樣就是正確的嗎?

關於二宮和也

 

飾演彰太郎的是傑尼斯的偶像藝人二宮和也。看過二次這位演員的日劇,都只覺得演技普通。不過他在這部戲中,把自閉症患者與人接觸時閃躲的眼神、慣有的手指揮動等細微之處都掌握得很好。當然自閉症患者有極多分類,不是每一型的自閉症都有同樣的慣性肢體動作。但就我所曾經接觸的自閉症患者的經驗而言,我認為二宮掌握得相當不錯。足見他飾演這個角色的用心。他也因此而獲得了日本去年度的「文化廳藝術祭奬」電視部門的個人奬。據說這個奬項歷屆都是由劇作家或導演得到的,演員獲奬還是第一次。


日劇近年來有走下坡的跡象,和新生代的演員演技老是停滯不前也有很大的關係吧?希望二宮和也往後也能更磨練他的演技。


寫這些是希望原本對二宮和也感冒的人,不要因此而錯過了這部戲啊!

韓日版的差異

 

這部片其實是改編自韓國電影「馬拉松小子」。


韓國版的我只看過預告。所以無法做比較。但如果光就預告片的風格而言,韓國版比較富煽動性,而日劇拍攝手法較為平實含蓄。看了一般網上的人反應似乎也是如此。韓國版比較「賺人熱淚」吧
?!(雖然我看了日劇版的也用掉了不少面紙^^;


另外就是我在韓國的電影預告片和日劇版看到一個情節相同卻迥然不同的台詞,或許也說明了韓國版和日劇版的調性。

 

在片中記者早苗曾問晴江:「你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呢?」

 

晴江說:「我的夢想就是比這個孩子能夠多活一天。」


但韓國版的母親針對同一個問題回答的卻是:「
我希望這個孩子比我早一天死。」

 

本來以為可能是翻譯的問題。但看了日本網站寫的韓國版台詞後,應該原本台詞就是那麼說的吧?

韓國版:息子が自分より一日早く死ぬこと。
日劇版:私の本当の夢は、この子より一日だけ長生きすることかな。


這兩句話的結果都是兒子先死,但日劇版的「比這個孩子能夠多活一天。」很能夠映稱母親的積極、開朗的性格。同時也呼應片中不斷強調的「永不放棄的心就是絕不認輸,徬徨迷惑時,就勇往直前」。

就個人而言,我較偏好日劇版這句台詞積極的語意。韓劇的媽媽很強悍啊

 

日劇馬拉松

 

首 播:2007-09-20

原 作:「走れ、ヒョンジン!」 (ランダムハウス講談社)

 本:寺田敏雄 

 吉田健

 

主要演員:

 

宮田彰太郎(自閉症青年)…二宮和也 


宮田晴江 (彰太郎) … 田中美佐子 


宮田信章 (彰太郎) … 内藤剛志 


宮田啓太郎 (彰太郎) … 上森寛元 


岡村早苗 (特約雑誌記者) … 桜井幸子 


野口洋二 (馬拉松選手) … 松岡昌宏

 

TBS馬拉松日文官方網站

http://www.tbs.co.jp/drama-marath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咩咕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