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掉過不少次東西,但每一次總是很幸運的失而復得。 

兒子曾把一台DS忘在電玩中心;老公是在百貨公司影印存褶和駕照後,直接把證件就那麼留在那裡;我掉過的東西更是不計其數──相機、耳環、剛買好的菜、從圖書館借來的書、錢包...但每一次,總是順利找了回來。

掉了耳環那次是個人旅行時,不小心放在旅館的公共澡堂沒帶回來,回台灣後寫了e-mail去問,旅館絲毫無傷的為我寄回來。

當時大姊曾感歎地說:

「真希望自己的青春歲月和美好時光是遺落在日本,這樣的話,他們一定有辦法為自己尋回來。」 



大姊說的這句話,當時曾轉述給才剛交往未久的阿本仔老公聽。

轉述這話的心情,除了讚嘆多數的日本人仍保有著人性中溫暖良善的一面,更多的,是對逝去的青春難追的慨嘆。

前些天和老公在閒聊之際,突然憶起自己高中時代曾買過的一張黑膠唱片。那張唱片對我的意義在於,那是第一次自己真正跨進西洋流行音樂領域的喜好,願意自掏腰包買下的第一張唱片。在那之前向來總是姊弟們買了什麼回來就聽什麼。

但那時所買的唱片在大學住宿舍時,被家人在一次大掃除時無預警的全丟了。

和老公提起這件遺忘多年的往事,我有些悵然地說,自己竟然連什麼樂團、樂團成員任何一人的名字、唱片中任何一首歌名都完全想不起來。唯一記得的是唱片獨特的封面設計,以及那是歐洲的一個四人團體。

就憑著這樣模糊曖昧的記憶,老公竟然認真地開始在網路上搜尋起來。由於記憶實在太遠太模糊,我甚至連是否真的是四人的團體都變得不敢確信了。

因為記憶太過微弱,對於能找到的可能性,我連1%都未曾冀望。在老公尋找的過程中,甚至幾度打斷他說,算了吧,都已經是那麼久的事了,更何況當時在台灣,那個團體並不熱門。

沒想到...

竟然,找到了! 

難以形容當時的心情。在看到唱片封面的瞬間,彷若時光倒流。

我們後來還很幸運的在台灣的二手唱片拍賣網站,一百元買到了這張唱片。雖然家裡現在沒有任何可以聽這張唱片的設備,但它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它令我深深感到:

原來,青春小鳥是會回來的。




bucks.jpg
IMG_120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咩咕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