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一下,之所以動手寫這篇文章絕對不是想要追前陣子風行日本的「ダーリンは外国人」(達令是外國人)這本書的熱潮。只是我不太擅長為文章下標題,一下筆剛好腦海浮上這本書名,於是偷懶借用一下……

主要是我的小友美咲今天突然打電話來「哭訴」說她選了個自己沒有經驗過、也不會寫的報告題目------「異國婚姻」。掛上電話後我才突然想到,她會選這個題目或許是因為她認識了我和我的「彼」有關吧?這麼一想,就覺得不能完全置身事外……

我和彼還只在男女朋友的交往階段,嚴格說起來要論及異國婚姻的家庭會面臨到什麼問題還嫌太早,不過在網路上認識了這麼多「前輩」,再加上自己經驗推論,我想應該大部份的人會面臨不外乎以下幾個層面:

一、語言障礙

語言的障礙我想應該是多數異國伴侣的首要難題。

兩個不同國家的人要溝通要不就是其中一人使用對方的母語、如果雙方都不熟悉對方的母語,就只能使用共通的第三國語言。

當兩情相悅的時刻即使溝通上不能暢所欲言,反正無聲勝有聲,倒也不覺得有什麼妨礙,偶而聽到對方用生硬的語調說「我愛你」,反而有種莫名的感動。

討厭的是雙方有爭執的時候,明明已氣到七竅生煙了,還得花腦筋用自己不熟悉的語言去和對方吵架,光想像連吵架的力氣都沒了(-″-;)・・・・・・

缺點:意圖完全傳達自己的想法困難度極高

優點:用外語吵架很累,因而降低吵架頻率

二、國情差異

兩個在不同環境下成長的人生活習慣的差異是必然的。日本人吃拉麵好像非得唏哩呼嚕作響以示美味及對下廚的人的尊重;我們從小的習慣卻是靜默不出聲才顯得有教養。我家阿本仔就曾在店裏故意指著我對煮拉麵的師傅說:「師傅,你看這位小姐好像覺得不太好吃吔….

不過像這些事是至少彼此交往前有概念的還算好,有些則是更深入交往時才會理解的。我家那個大約在我們交往一年多時,聽我說台灣的自來水都必須煮過才能喝時,竟然大呼小叫了老半天,露出一副「不知台灣人是怎麼長大的?」的表情。

缺點:如何從彼此的差異找出折衷點是長久交往的必修學分

優點:藉以學習他國文化,樂趣多多

我個人的看法是:即使是出生在同一個國家,不為了語言差異、國情差異意見相左,可能也會為了擠牙膏的方式或上完廁所掀不掀馬桶蓋而吵個不休,愛吵架的情侶就會找到一萬個吵架的理由。吵不吵架,存乎一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咩咕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