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活得夠久,或許每個人一生至少曾有一次探索過存在的問題。也許有人是在第一次嚐到失敗的苦果,感到自己被全世界遺棄時,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也許有人是在凝視著摯愛熟睡的臉龐時,洞澈了生命降臨的真諦。

  「為什麼我們在這裡?我們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問父母、問老師、問朋友,請他們給我們答案。但終究你會發現:別人給我們的答案,總無法百分之百適用,即使是青少年時期最景仰的師長給我們的答案,也會在人生的某一個挫敗的階段,讓我們質疑那個答案正確性。

  原因不在於他們隱瞞了什麼,而是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你得自己思考,因為別人給你的答案,有時像是在咖啡裡加入糖的分量,對別人而言也許甜度適中,卻未必合你的胃口。

  生命中總有一些時刻,令我們忍不住思索、一再問自己「我為何而生?」、「我的存在是否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必須完成?」

  第一次質疑自己的存在意義是在高中的叛逆期。之後又曾在挫敗的婚姻中迷惘著生命存續的必要性。回想起來會令自己意圖探索「存在意義」的這個大哉問,總是在人生的低潮期要來得多。除此之外,就是閱讀了。

  閱讀大衛.伊葛門的「死後四十種生活」時,令我再度探索著生命的存在。因為這是一本由四十篇揣想死後國度的短篇。我因而在閱讀過程中,至少重新思考了存在目的達四十次。

  作者虛擬的四十個死後的國度,有如四十道生存的命題。   在「總和」的故事中的死後世界,人們重新經歷在世時的所有經驗,只是順序重組,相同的事情集中在一起,一次做個夠。

  於是可能有人在二十七小時內將一輩子的疼痛嘗個夠、接下來的十五個月一直在找東西、六個月在看電視廣告... 

  如果我們在世的一切將在死後的這個世界重新排序依同質性再排一次,也許在決定每一件事做或不做時,我們將會把時間花在更重要、更盡興的事物上吧。  
  
  如果明知死後迎接我們的是這樣的一個世界,我懷疑還會有多少人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是到「非死不可」的農場去偷菜?又或是平均每天花上十分鐘假裝聽懂別人在說什麼?只要想到這些瑣碎的時間積累起來,都是幾天幾星期甚至幾年的時光,都令我更珍惜當前每一個被拆解活動的片段。

  在「朋友圈」的故事中,死亡世界只充滿了你在生前所記得的人。也許有一些是你約過會、差點約會、或者是你單戀的對象。

  起初你想這真是天賜良機,你可以和這些人好好交流談心,恢復淡化的情誼。

  但是數星期後,你開始覺得寂寞。偌大的公園裡,只有你和幾個朋友一起漫步,沒有陌生人給鴨子扔麵包屑;沒有下班擁擠的人潮。接著你發現沒有人鋪設鐵道、你也不知道如何發射火箭上太空?

  如果我們確知死後的世界只存在我們記得的朋友圈,或許我們將會更珍惜電梯裡和陌生人的眼神交會;或許我們會更樂於關掉電腦螢幕,走到公園看一群孩子在草地上嬉戲。

  在「非自然死亡」的故事中,死後世界的技師說,眼前有大好機會等著你,你可以要求做任何改變,帶著心願回到人間重新活一次。剛經歷過自己葬禮的你選擇讓死亡從地球上消失。技師實現了你的願望,讓你回到人世,你成為醫療的夢想家,並且實現對抗死亡的計畫。然而永生的讚歌並不長久,沒有死亡的人們,缺乏生氣。人們在這個世界裡了解了生命有限不但變得令人感激,而且大限之日若是能突如其來,人們將更有動力珍惜當下。

  正如作者所說的,一則又一則故事,都不是什麼嚴肅的論點,而是稍帶諷刺挖苦卻引人深思的觀點。透過這些觀點,我們得以從全新的角度來觀看自己的生命。

  剛拿到這本書的試讀本時,我十分驚訝於它的頁數如此之薄。然而每閱讀一篇都令我掩卷再三反芻。正如人生的豐美與價值並非決定於長度,一本書的好壞也絕非決定它的厚度。至少就閱讀的感受而言:它再次令我更珍惜熱愛呼吸的每一分鐘;讓我再次明瞭世上一切其實祝福滿滿;讓我知道其實死亡都未必是充滿咒咀的。

  書頁薄,但份量--很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咩咕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